笔墨阁

第十一章:淳安县的一些情况

煌煌华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墨阁bimoge.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淳安位于浙江西北部,地邻歙县、黄山,因此这地界四面环山、地貌呈盆地状态,新安江几乎贯通了整个淳安。

因而,交通不便和漕运发达这两个略显矛盾的状况同时集中在了淳安身上。

对于靠耕种为生的百姓来说,淳安是贫困的,对于守着码头,靠水吃水或者跟运司衙门跑船做工的漕力汉子来说,淳安又是福地。

淳安的经济支柱基本来自于三个方面。

第一就是传统的农耕业,占比大概在五成。

第二就是漕运,漕运业占了淳安三成。

最后两成便是淳安当地的蚕农,他们搞了家庭作坊,弄上一架织机便可解决温饱问题,这算是淳安的手工织造业。

陆远这些天也看过淳安县衙的账册,去年也就是嘉靖二十五年,淳安县衙的税赋为粮一万九千四百石、布两千六百二十匹、银五千九百两。

统算下来大概折银为两万一千两。

这还没有算漕运。

因为漕运的税不在淳安县衙,而是在运司衙门,也就是在省里。

不然的话,大概可以收到两万七八千的样子。

富县。

毫无疑问的富县。

两万一千两只是明面上的财政收入,这钱是要押送国库的,别忘了,淳安县上上下下还有一千七百多名衙差、杂役和义勇要吃饭呢。

这些人的钱朝廷可不发,全靠着淳安县自行解决这笔财政支出。

因此什么进城钱、摆摊钱、开门钱就都冒出来了。

乡下的百姓进城要交钱,一个人头十文钱。

摆摊卖东西要交钱,一个摊位一天十文钱。

商铺开门做买卖,一天要交二十文钱。

除了这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以外,还有报官钱。

打架斗殴、房屋失火、偷鸡摸狗、邻里纠纷,甭管什么原因吧,只要惊动了官府或者说被巡城的衙差发现,哪怕衙门没‘帮’什么忙,只要出了现场就要收钱。

一次五十文,概不还价。

因此靠着这些,淳安县衙每年的隐性收入便高达三万两。

三班衙差每年发四身衣服、八两银子。

杂役每年发两身衣服、五两银子。

义勇每人发一套布甲和兵器、每年发十两银子。

折算下来,一年下来一千七百人大概要发出去两万四千两。

剩下的六千两,一半作为衙门公费,用于修葺县衙和对上接待,另外一半就是知县、县丞、主簿、教谕、六房吏目等县衙主要官吏们来分了。

一般来说知县、县丞、主簿三人就要分走一半,即一千五百两。

仅此一项就要比俸禄多出十倍不止。

“淳安是福地啊。”

陆远在一群人的簇拥下登上城内小船,望着沿河边上繁华的酒楼、妓院、赌档,同身边的邓连三感慨道:“富裕安宁,不愧是江南宝地,本官在京师三年,常闻国家财税,九成出于江南,此言诚实不虚。”

不善言辞的邓连三并未接话,沉默应对。

陆远笑笑,也不再多言。

小船乘风而行,很快便来到城东,肉眼可见的繁华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破败简陋的矮舍和嘈杂的嚷嚷声。

随处可见的垃圾堆满街头巷尾,污水横流臭气熏天,一名名衣衫不整的地痞露天支起了赌桌,亦或是三三两两的成群结伙,讹诈骚扰着过路行人。

偶尔也能看到几名巡逻衙差,可这些衙差的出现并非是为了维系治安,似乎对这里的混乱早已习惯,他们的到来也只是来收钱罢了。

赌桌收钱、商户收钱、摊贩收钱,连着野鸡娼寮個个不落,总而言之一句话,凡是有营收的地方都挨个去收钱。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道爷要飞升》《红楼之平阳赋》【盘锦大有小说】《大道朝天》《怪谈游戏设计师》《大明汉高祖》《斗罗:七杀惊绝世》《天命之上》《沧澜道》《大明:嘉靖修仙啦

新书推荐

唐时归虚拟战线汉家日月重生之朕即国家大国崛起1857大明至圣混在蜀汉当皇帝从来没有的帝国宗明天下汉室可兴大唐西域少年行医入白蛇拉倒吧,朕的大秦都完了讲这些有啥用娶个毛妹当老婆淘宝大明江东幼虎三国之蜀汉复兴乱世妖娆王纪元1701回到明朝当太子大明小官人贼三国重生明末当皇帝千年军国三流书童五代十国一儒生战国修罗传明末第一强藩重生西亚之亿万富翁宣和画卷宦海风流大汉昌邑王异域纵横记三国云飞扬晋枭最终反击大明之帝国再起大唐国妖猎明异域人生